答复类型:B类
关于丰泽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047号提案的协办答复
丰泽区商务局:
《关于打造城市美食嘉年华赋能我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第04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街道聚焦多元需求,丰富消费层次,努力打造“现代化”都市商圈,以美食为依托,推动乡村旅游振兴挖掘历史底蕴、打造特色品牌。
1.优化产业布局。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一园两圈三街”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延伸产业链条,吃、住、娱、购在东湖。一园:按照“边运营、边招商”的理念,引进“泉州少林寺禅武文化园”,依托南少林文化,建设书画、陶艺、非遗等12个展厅,并提供素食茶饮、文旅产品等配套服务,带动片区发展。两圈:整合东湖街侨乡文创园、海交馆、华侨历史博物馆、非遗馆及周边生活、休闲娱乐等便利化、多元化的配套服务行业,打出集文化、体育、旅游、休闲融合发展的文旅商圈发展模式;繁荣泉州商城商圈,引导南益广场和新华都两个商业综合体引进多层次消费品牌,为旅游发展提供餐饮、购物等休闲配套服务。三街:创建“海丝文化街区”,以区域内丰厚的海丝遗迹与文旅商业为基础,在文武坊引入成长性好、带动作用大、辐射面广的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项目,打造全新文化休闲复合空间;建设“历史文化一条街”,结合东湖街打造“文明实践一条街”契机,整合两侧文旅资源,建设文化长廊;谋划“南洋风情一条街”,把历史文化遗址和闽南街市风情相结合,引入具有品牌吸引力的消费业态,发展有吃头、有玩头、有看头、有文化、有消费的街区。
2.打造世遗品牌。一是优化旅游路线。放大世遗效应,跳出东湖,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将辖区内文旅景点与全市世遗景点一体规划,系统布局,突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多元化,既拓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又优化当前旅游线路,延长旅游项目生命周期,丰富旅游文化属性。与建发国旅等旅行社策划生成世遗旅游路线,如伊斯兰教圣墓-老君岩-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真武庙-草庵的宗教旅游路线、清源山-九日山-洛阳桥-安平桥的生态旅游路线等,擦亮后申遗品牌。将辖区“孝廉文化研学线路”与旅游路线结合,打造一条具有东湖特色的旅游研学路线。二是提高旅游服务。组建一支金牌讲解队伍,让讲解员成为展示东湖文化的一个窗口,全方位展示东湖人文、地理、旅游景点和特色产业的魅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从业素质。注重社会的参与度,调动企业、群众在旅游产品打造、文化传承、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社会合力。加强圣墓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酒店、餐饮等,增加世遗点吸引力。三是培育文化企业。引进文化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培育文化创意和动漫企业,探索文化与科技创意相融合的新路径。在文武坊引入文创工作室,设计具有泉州特色、艺术审美、情感纽带和当代价值的文创产品,将传统技艺元素、历史文化理念、审美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增加新的消费点,进而扩大历史文化的活化影响效果。
3.借力多元平台。《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随着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电商平台有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渠道和新力量。打通泉州美食直播带货通道,吸引“泉州老字号”、“古早味”等特色美食企业或传承人参与,全景展现制作过程,推出“最闽南”美食节等活动。依托高校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在文化研究、文旅开发、空间美学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学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政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联用、发展联促,为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坚持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马车”,进一步激发南益广场、丰泽商城两大商圈商贸潜力,引导新华都、南益?美岁天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引进多层次消费品牌,拓宽消费空间,完善“商务+社交+娱乐+购物+文化”等多元综合体功能,延伸消费链条,如商城步行街,以活动、“线上+线下”多重形式帮助来自宁夏、云南等地的困难群体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提升消费能级,逐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依托南少林寺、侨乡体育馆、东湖公园、圣墓景区等载体,加快商圈与古城夜市资源的紧密整合,进一步丰富餐饮、商铺等夜间经济供给体,持续深化“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行”等夜间消费模式,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提升中心市区夜间经济内涵。赋能文旅经济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与人才振兴“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食’要实现口味标准化、菜品创新化、农家菜特色化,从而提升游客满意度,增强当地民宿、乡村饭店的核心竞争力。
分管领导:许慧君
经办人员:陈培强
联系电话:22185758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东湖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9日
(公开)
抄送: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