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2110-0100-2023-00006
    • 备注/文号:泉丰城管〔2023〕52号
    • 发布机构:丰泽区城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6-12
    关于调整《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听证规定》制度的通知
    时间:2023-06-12 16:07
     

     

    各股(室)、中队,局下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我局城市管理行政水平,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住建系统实施行政处罚中适用听证程序的较大数额罚款标准的通知》(闽建法〔20212号),现调整《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听证规定》制度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局

                                                            2023612



    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第一部分  一般规定

    一、为规范执法行为,保证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正确贯彻实施,确保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顺利开展,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省政府关于在泉州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等法律、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丰泽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城市管理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适用本规定。

    三、区城市管理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合法、适当、规范的原则。

    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得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

    四、区城市管理局是区人民政府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执法机关,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省政府批复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五、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一般由行为发生地的中队管辖。

    六、各中队发现违法行为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应告知有管辖权的中队处理。

    七、两个以上的中队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先立案的中队管辖。中队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区城市管理局指定管辖。

    八、区城市管理局、各中队应当建立案件登记制度。

    在具体行政行为终结之日起30日内,承办人员应将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图表、视听资料等按下列顺序编目分类:

    (一)卷宗封面;

    (二)卷宗目录;

    (三)立案审批表;

    (四)调查、询问、勘验笔录、鉴定结论、证明材料等;

    (五)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六)案件处理审批表;

    (七)行政处罚告知书及送达回证;

    (八)行政处罚决定书及送达回证;

    (九)执行情况记录;

    (十)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者判决书、裁定书副本;

    (十一)销案报告;

    (十二)结案报告;

    (十三)其他有关材料;

    (十四)卷宗封底。

    编目分类完毕应按国家行政机关档案管理的规定立卷归档。

    九、区城市管理局处理违法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十、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撤销、确认违法或者确认无效的,应当在3日内撤回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并公开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  检查程序

    十一、区城市管理局应当严格履行职责,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检查。

    十二、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检查时不得少于2人,应主动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并告知检查事项。

    十三、现场勘验检查,应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场,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拒不到场的,可邀请在场的其他人员12人见证;勘验检查时,可对现场进行测量、拍照、录音、录像、抽取样品、询问在场人;勘验检查应制作现场勘验笔录,载明勘验检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结果,勘验笔录经相对人或其代理人阅核后,由勘验人、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被邀请的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三部分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十四、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十五、依法给予100元以下罚款或者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十六、简易程序按以下步骤实施:

    (一)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二)告知当事人拟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处罚种类、罚款数额;

    (三)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并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进行复核,理由成立时应予采纳;

    (四)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写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处罚内容、时间,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以及区城市管理局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加盖公章;

    (五)当场处罚决定书应当送达当事人,并由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在行政处罚书上注明。

    十七、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

    当场收缴的罚款,执法人员应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交区城市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局应在2日内将罚款缴至指定银行。

    十八、使用简易程序,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自决定作出后2日内将相关材料报区城市管理局备案。

    第四部分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

    十九、除第三部分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外,其他的行政处罚案件按一般程序处理。一般程序依照以下步骤实施:

    (一)立案;

    (二)调查取证;

    (三)案件告知;

    (四)组织听证;

    (五)行政处理决定;

    (六)送达;

    (五)执行。

       

    二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执法检查中发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违法行为,属于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检举、投诉,属于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经查明情况属实,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三)有关部门移交处理,属于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经查明情况属实,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四)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及其他途径所反映的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属于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经查明情况属实,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立案。

    二十一、属于立案范围的,执法人员(一般经中队讨论)应当及时填写立案审批表,并附相关材料,按规定程序报批立案,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

    对报批立案的案件,有关机构和负责人应当审核并决定是否立案。

    二十二、对有关部门书面移交处理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或不接受移送的,应自决定之日起5日内书面告知移交部门。

    调查取证

    二十三、立案后,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地进行调查收集证据。

    证据一般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电子数据、视听资料、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二十四、执法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书证。调取原始凭证有困难的,可以复制,但复制文件应当标明此件与原件相符,并由供件人、核对人签名或盖章。

    二十五、案件调查时,应制作询问笔录,笔录经被调查人阅核后,由调查人和被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十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做出处理决定。

    二十七、先行登记保存的有关证据,应当当场清点,制作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一式两份,由执法人员、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一份交当事人收执。

    二十八、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7日内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予以没收的,应作出处罚决定予以没收;

    (二)需要扣押、查封的,由本机关负责人决定;

    (三)需要检验或鉴定的,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并在检验、鉴定结束后5日内及时返还当事人;

    (四)需移送至相关部门作为证据材料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移送理由及相关接收部门;

    (五)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依法不应予以没收,或者不应予以扣押、查封的,决定解除登记保存措施,应将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退还当事人。

    二十九、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本机关法制机构,报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向有关部门发出征求意见书、协助认定赔偿额函、协助技术鉴定(检测)函或案件移送函: 

    (一)责令当事人补办有关手续,必要时征求业务主管部门意见的;

    (二)责令违法行为人赔偿损失或需根据赔偿额作出处罚决定,需要有关业务部门或相应的中介机构认定赔偿额的;

    (三)对违法行为需作技术鉴定或者检测的;

    (四)违法案件不属受理范围,需移交有关部门的。

    案件告知

    三十、区城市管理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情况、处罚决定内容,以及其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

    三十一、区城市管理局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予以记录、复核并归入案卷。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听证程序

    三十二、区城市管理局拟对当事人依法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一)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二)对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罚款的;

    (三)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00元以上(含100000元)罚款的;

    (四)对个人没收1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收5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

    (五)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按照《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听证规定》实施。

    行政处理决定

    三十三、执法人员调查终结,其调查结果须经本机关法制机构初审,由本机关负责人审查或集体讨论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三十四、调查或听证程序终结,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分不同情况作出下列处理:

    (一)违法事实不成立的,报本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撤案;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由本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四)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十五、有下列情况之一,在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四)对公民处以1万元(含)以上的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万元(含)以上的罚款;

    (五)对公民没收违法所得1万元(含)以上的,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收违法所得10万元(含)以上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况。

    三十六、区城市管理局对于本规定第二十九点所列情形,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同意补办有关手续的,由区城市管理局作出处理决定的同时,责令当事人依法补办有关手续;

    (二)区城市管理局根据有关部门和中介机构认定的赔偿数额,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责令当事人缴纳赔偿金,并将相关资料移交有关部门。

    三十七、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理由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罚款数额、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出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日期并加盖公章。

    三十八、区城市管理局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三十九、对相关部门移送处理的案件,作出处理决定之后,应在作出处理决定5日内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移送该案件的部门。

    四十、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应当在7日内依照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四十一、送达法律文书应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盖章。

    四十二、送达法律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可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交其代理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的,应在送达回证上注明其与受送达人的关系;委托代理人签收的,应提交受送达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

    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法律文书后,及时交受送达人签收,送达日期为送达回证上的日期。

    四十三、受送达人及其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代理人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十四、受送达人或者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法律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处,即视为送达。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四十五、直接送达法律文书有困难的,可以邮递送达。邮递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十六、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四十七、行政处罚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

    四十八、除应当场收缴的罚款外,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

    四十九、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区城市管理局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依法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组织强制执行;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十、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区城市管理局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行政机关批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自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

    五十一、除依法应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应当按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五十二、除法律另有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五十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福建省燃气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或《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的应予以公告,责令当事人限期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第五部分  行政强制措施

    五十四、依法扣押财物时应当进行登记,列具清单,由当事人核对后签名或盖章,对扣押的财物应当妥善保管,依法作出处理。对扣押违法物品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需要查封扣押有关财物的,执法人员应当填写查封扣押决定书;

    五十五、对在限制时间内擅自进行建筑施工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作业,拒不改正,需封存产生污染的设施、物品的,执法人员应当填写封存决定书。查封、扣押或者封存财物决定书应交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当事人不在场或拒绝签名的,在决定书上注明。

    五十六、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执法人员应当在24小时内向本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本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第六部分   其它规定

    五十七、执法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执法的,由区城市管理局视情节轻重依职权或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给予纪律处分。

    五十八、本规定有关“2“3“5“7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五十九、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行政处罚听证规定

     

    一、为规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福建省行政执法条例》制定本规定。

    二、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权利。

    三、听证由泉州市丰泽区城市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具体组织工作由法制机构负责。

    四、区城市管理局对当事人依法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并送达听证告知书。

    (一)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二)对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罚款的;

    (三)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00元以上(含100000元)罚款的;

    (四)对个人没收1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收5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

    (五)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区城市管理局告知后5日内提出听证要求。当事人逾期未提出要求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六、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区城市管理局应在15日内组织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主持人等有关事项,由当事人在通知书送达回证上签字。

    七、听证参加人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主持人由区城市管理局指定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当事人可以委托12名代理人参加听证;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的,应当在举行听证前向区城市管理局提交授权委托书。   

    八、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

    九、听证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当事人认为听证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权向区城市管理局提出回避申请,是否回避,由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审核决定。

    十、案件调查人员在听证中应当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在听证会中当事人有权对调查人员提出的事实、证据、理由及依据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有权提出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

    十一、听证参加人和旁听人员应当遵守以下听证纪律:

    (一)听证参加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发言、提问;

    (二)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录音、录像或摄影;

    (三)当事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提前退席;

    (四)旁听人员要保持肃静,不得发言、提问和议论。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按期参加听证,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记录笔录并终止听证;对违反听证纪律的旁听人员,听证主持人可以责令其退席。

    十二、听证应当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听证记录人宣布听证纪律、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听证主持人介绍主持人和记录人,询问核实听证参加人的身份,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宣布听证开始。

    (二)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行政处罚依据以及处罚建议。

    (三)当事人就案件的事实、理由进行陈述和申辩,对调查人员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并可提出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实、理由和证据。

    (四)听证参加人就案件的性质、情节及处罚建议进行辩论。

    (五)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六)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听证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对无误或者补正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绝签字或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在笔录中注明。听证主持人在听证中有权对参加人不当的辩论予以制止。

    十三、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写出听证报告,连同听证笔录报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听证报告应当载明听证的时间、地点、参加人、记录人、主持人;当事人与调查人员对违法的事实、证据的认定和对处罚建议的主要分歧;主持人的意见和建议。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应当认真审阅听证笔录,充分考虑听证主持人的意见,根据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作出决定。

    十四、当事人对举行听证后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十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行政处罚无效:

    (一) 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没有告知的;

    (二) 应当组织听证,没有组织听证的;

    (三) 违反听证程序的。

    十六、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听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

    十七、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