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量质并进。深化“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6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增至15家,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瞪羚”创新企业13家、占全市近一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提升至66%、居全市第一。人工智能重点产业链串珠成链,成功举办全国第七届可信计算产业发展交流大会,推出优秀应用场景11个,获评全省人工智能“领雁”企业1家。金融资本加快汇聚,建成全省首个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中心,泉州海丝基金小镇东海园开园,设立和参投产业基金总规模43.9亿元、投向我区科技项目14个。工业设计、现代物流、影视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态增势良好,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8%。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发展空间格局全面拉开,获批成片开发1018亩,340个城市提品质项目完成投资172亿元。扎实推进城建“三大工程”,开工“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4个,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0套,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0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6部,蟳埔、东涂、圣湖社区分别入选全省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城市社区更新样板、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改建农贸市场3个,顺利通过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验收。实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四升一降”专项行动,开展业委会规范建设、物业保安形象提升等6大行动,新组建业委会72个,群众满意率提升12个百分点。市区首个综合能源超级充电站项目投入运营,新增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停车位9350个、充电桩3300个,完成道路“白改黑”11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立行立改中央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2%,新建污水管网27.6公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完成500亩互花米草除治,建成口袋公园、街头绿地9处,丰泽空气清新、天蓝水绿、环境更宜人。
示范片区成型起势。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一体推进10大产业园区建设、投产、运营;其中,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标准厂房68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307家、增长78%,科技白领6000人、翻了一倍,实现产值45亿元、增长164%;泉州建筑服务产业园落户市级住建领域协同解纷中心,累计引进企业310家、央企5家;海丝中央法务区泉州片区入选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新设泉籍海外侨胞法律服务站、涉外法律服务中心,集聚法务机构316家,全国排名前20的律所8家。对标“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建设城市新区,中央商务区累计入驻企业1513家、是三年前的5倍,培育纳税超千万元楼宇6栋、超亿元楼宇4栋,落地华润万象汇综合体项目,海丝金融中心封顶,中央商务区幼儿园、晋光小学滨海校区等建成投用;中央活力区新开工“市井十洲城”文商旅融合街区等项目13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