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尽量用鼻缓慢吸气,身心放松,然后缩小口唇将气体轻轻吹出;保持相同强度的缩唇呼吸训练,每次15~30 min,每天3次。
02腹式呼吸
患者半坐位或坐位,用鼻缓慢吸气,闭口唇,腹部在吸气过程中缓慢鼓起,抬起右手;呼气时模拟吹口哨的姿势,鼓腮缩唇吹气。呼吸频率7~8次/min,每次10 min,每天30~40 min。
03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体外膈肌起搏器是一种专门针对性治疗膈肌功能障碍,从而改善呼吸功能的治疗仪器。通过体表的电极片,对膈神经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使膈肌规律的收缩及舒张,膈肌移动度增加,从而增加肺通气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逐步恢复膈肌功能。
使用方法:
小电极:双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处。
大电极:双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的位置。
先用短时间低强度刺激,当确定刺激部位正确时,即可用脉冲波进行刺激治疗。一天1~2次,每次30~60分钟。
04姿势训练
1.一侧的胸腔松动术
(1)患者坐位,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2)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3)接着胸腔紧绷侧的上肢上举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同时吸气,使紧绷侧组织做额外的牵张。每组3次~5次,休息片刻再训练,一日多组被动松动,由治疗师辅助推紧绷侧胸壁和上肢上举过肩及侧;
2. 上胸部松动及胸肌牵张
(1)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2)深吸气时挺胸,做手臂水平外展的动作;(3)呼气时将手、肘并拢,低头缩胸,身体向前弯。
3. 上胸部及肩关节松动
(1)患者坐于椅上或站立位。(2)吸气时上肢伸直,两臂上举,掌心朝前举高过头;(3)呼气时弯腰屈髋同时两手下伸触地,或尽量下伸。每组重复5次~10次,一日多组。05排痰训练
1. 体位引流:主要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不同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引流体位,目的是使此病变部位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流3~4次,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10分钟,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45分钟,以免疲劳。
2. 胸部叩击,震颤
有助于黏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叩击时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双手轮流叩击拍打30~45秒。
3. 咳嗽训练
第一步:深吸气
第二步:吸气后短暂闭气
第三步:待腹内压增加,突然将声门打开,用力咳嗽(可双手按压于腹部加压)
06全身训练
1. 下肢训练
功率自行车
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推荐进行中等强度耐力训练,行地面行走锻炼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行功率自行车训练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运动训练频率2~5次/周,运动时间10~45分钟为宜,疗程4~10周。
2. 上肢训练
上肢功率车训练及提重物训练,以运动时出现轻度气促,气急为宜。
提重物训练:患者手持重物,开始0.5kg,以后增加至2~3kg,做高于肩部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活动1~2分钟,休息2~3分钟,每天两次,监测以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
07中国传统康复方法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对cop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穴位按摩,针灸,拔火罐等也有一定作用。中国传统方法强调身心调整训练,基本锻炼方法和要领有其共同之处,例如,调身-调整体态,放松自然;调息-调整呼吸,柔和匀畅,以横膈呼吸为主;调心-调整神经,精神状态以诱导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