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2101-0200-2021-00113
    • 备注/文号:泉丰政办综〔2021〕30号
    • 发布机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1-11-18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丰泽区“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1-11-19 10:17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各园区管委会:

      《丰泽区“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丰泽区“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4

      一、发展基础 4

      二、发展环境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9

      一、总体思路 9

      二、基本原则 10

      三、主要目标 10

      第三章  重点发展领域与产业 11

      一、夯实巩固支柱服务业 11

      二、创新发展生活服务业 13

      三、配套提升生产服务业 17

      第四章  重点计划与工程 20

      一、双创引领计划 20

      二、品牌引领计划 22

      三、形象传播计划 22

      第五章  保障措施 24

      一、加强组织领导 24

      二、强化政策扶持 24

      三、优化营商环境 25

      四、增强人才支撑 25

      五、完善统计监测 26

      为促进丰泽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构建高端新兴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引擎,提升丰泽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根据国家、福建省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丰泽区实际,特制订《丰泽区“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本规划阐明了“十四五”时期丰泽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方向、重点产业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指导丰泽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丰泽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聚焦重点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载体园区建设,不断培育集聚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保持健康发展良好态势,成为丰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一)发展总量和效益迈上新台阶。现代服务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613.47亿元,年均增长8.8%,稳居全市前列。2016—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2.66%、75.55%、77.87%、78.29%和80.31%,2020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02.3%,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区就业人员比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丰泽服务”引领经济增长局面基本形成。

      (二)产业层次实现新提升。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兴起,其中金融服务、软件信息、电子商务、总部楼宇、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重点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区正加速形成。75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市级机构,30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类金融机构,37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聚集丰泽区,金融类机构注册数量、发展状况位居全市前列。软件信息企业达200多家,约占全市六成,规模以上软件信息企业已增长至30家,保持稳步发展势态,南威软件、联誉信息、软众数字科技等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现有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与传统产业链条深度渗透融合,深入实施“电商换市”。正在运营的重点商务楼宇共103幢(纳税超500万元或总建筑面积超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40.7万平方米,楼宇使用或入驻率约70.4%;全区重点商务楼宇纳税总额约14.1亿元,税收贡献率达19.7%,其中纳税超500万元楼宇51幢,超1000万元楼宇33幢,超亿元楼宇2幢。

      (三)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丰泽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内部结构和质量均有较大提升,已重点打造多个电子商务集聚区、创意产业园、城市综合体、大型商务楼宇等现代服务业聚集载体和共享平台。依托泉州浦西万达广场、城东中骏世界城、东海湾商业中心、苏宁易购、新华都等一批现代大型商贸平台,不断扩大商贸服务范围。大力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丰泽(二期)建设,提升华大电商产业园、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元件厂电商园、泉州软件园(二期)的公共配套服务,建成新型产业基地。扶持丰泽中介服务产业园、丰泽区法务综合产业园,促进中介机构集聚发展。推动东海片区滨海企业总部区等高端商务楼宇开发,规划建设企业总部商务区,用于留住本区生产外迁企业总部和引进总部型机构入驻。加快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业态,建成锦绣庄文化旅游项目、浦西时尚创业街区、伯勒小镇时尚文创产业园区等文创产业园区。

      (四)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加大放管服力度,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减少审批事项,服务业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制定一系列促进楼宇经济、创意产业、数字经济等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组织辖区企业申报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百项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等九批次项目申报,其中迪特工业、品尚电商、南威软件等7个项目获2018-2020年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共2100万元,8个项目入选2019年度省人工智能“双百工程”(百项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百项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

      二、发展环境

      未来一个时期,丰泽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难得的机遇:

      (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协同创新带来服务业发展重大机遇。当今世界,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汹涌澎湃,以5G网络、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不仅深刻影响了制造技术、传输技术之外,更加深度融入服务技术,催生了大量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本次疫情也进一步加速了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的步伐,加快了电商创新进程。同时,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新趋势,由有形产品提供者向“产品+服务”提供者转变,产品成为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载体,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二)经济发展新阶段与国家政策共振带来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契机。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对吸纳就业的作用持续增强,在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中的作用迅速凸显,日益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引擎,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的新支撑。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崛起,推动服务业创新驱动亮点纷呈,带动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活跃带”。中央层面先后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推动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宏观方向性指引。同时,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国家持续推动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服务业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主要领域,文化、旅游、金融等领域将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服务要素在更广范围内互联互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区域发展战略与优势基础条件双重叠加带来服务业发展巨大空间。一方面,中央赋予福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地位,给福建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厦漳泉同城化战略的实施,为丰泽区发挥特色区位优势,加速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创造了新环境。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丰泽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对接周边和把握竞合主动权的新抓手。另一方面,丰泽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泉州市新行政中心所在地”的区位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在区域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与泉州其他县市区实现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创新环境等连接互通,成为辐射周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虽然丰泽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与难题: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亟待提升。受到疫情影响,全区服务业增速由2016年的11.0%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5.0%,加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和增加优质生活服务供给,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刻不容缓。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发展质量亟待优化。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创意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仍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经济、科技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领域、热点需求仍未形成规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主体不强,规模经济效应亟待发挥。未来依托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的城市群竞争更激烈,高端现代服务业人才、优质服务业投资项目更显短缺,服务业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不活,发展环境亟待改善。鼓励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部分行业和领域准入限制依然较多,竞争开放和诚信经营制度环境不够完善,政府扶持力度仍需加大,企业融资难、成本费用高,高端现代服务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丰泽现代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只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积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就能有力地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围绕更新提速、产业提级、商圈提档、招商提效、企业提质、民生提标等六大方面,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以打造“面向大泉州的专业服务业高地”为目标,大力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构建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为丰泽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产业融合。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各业态之间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结构升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多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先补足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和社会化服务的供给结构,打造中高端服务消费载体,不断丰富供给内容、提高供给品质。

      坚持开放发展,集聚高端要素。深化服务领域改革,破除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鼓励服务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

      坚持市场导向,增强辐射效应。充分发挥区域人文历史、生态资源等优势和已形成的发展基础,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商务、旅游、物流、文创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的空间组织形态。

      三、主要目标

      以“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综合考虑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聚焦服务半径延伸、服务功能提升和内部结构优化,做强环湾主中心,打造未来城市发展样本,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引领作用的旗舰企业,形成一批信誉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品牌,建立符合城市定位功能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使丰泽在全市服务网络中核心枢纽地位不断攀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左右,到2025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

      第三章  重点发展领域与产业

      一、夯实巩固支柱服务业

      (一)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

      依托泉州软件园、云计算产业园、华创园、远兴、富翔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载体,进一步“补链成群”,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推进5G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南鸿通讯、联誉信息等5G通信企业,重点完善数据业务支撑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城市感知物联网等。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引导力同科技等大数据应用企业开展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技术+模式+生态”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培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积极引进培育龙头型、成长型、创新型软件企业,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创新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加快推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应用创新,推动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

      (二)金融服务

      用好“金改区”政策,抓好东海金融(供应链)集中区建设,加大丰泽街“金融中心”、海丝基金小镇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信誉好的银行、保险、供应链金融公司,丰富金融产业业态,增强金融聚集辐射能力。建立银担分险合作体系,积极开展批量化担保业务,力争“十四五”末期区政府政策性融资担保放大倍数达4倍、平均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内。培育和引进投向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天使、创投基金,力争海丝基金小镇进驻机构突破100家、资金规模突破100亿元。完善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有效控制和化解重要领域金融风险,保障区域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三)商贸服务

      坚持改造提升和新建培育并举,对浦西万达商圈、泉州商城商圈、东海大街商圈、城东商圈、领SHOW天地商圈等5个成熟商圈,通过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提升档次、优化形态,进一步找准功能定位,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差别化经营特色;对东海总部商圈、华大商圈、浦西时尚街区商圈、云山商圈、动车站商圈等5个新兴商圈,通过提高规划水平,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做好业态规划和品牌组合,壮大消费新市场,打造区域商圈新地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商贸服务体系,鼓励万达、新华都等商业体提供“云逛街”体验式服务场景,创新发展无人商店、智能商超等新零售,推广零售业采用移动支付、自助终端、智能机器人、“无接触”配送等新技术、新方式。优化布局夜间经济,打造东海大街“食光通道”、中骏世界城“乐活里”、泉秀“星光?不夜城”等一批示范样板,形成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人气集聚的“夜丰泽”地标、“夜消费”街区和“夜都市”商圈。发展特色餐饮街区,培育一批美食街、特色街及餐饮特色品牌。加大餐饮住宿企业、平台服务企业的安全、卫生和服务标准监管,为消费者提供安心安全的线上线下消费环境。

      (四)电子商务

      充分发挥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华大电商园等集聚作用,重点打造服装全产业链的特色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实现特色产业生态圈由线下向线上延伸。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商贸旅游等行业融合电子商务实现协同发展,打造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完整生态链。鼓励电商示范企业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改制上市,引导电子商务企业持续创新运用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等经营模式、盈利模式、服务模式和产业链合作模式等。开发区域生活服务型电商平台、完善电子政务平台方便居民企业办事、生鲜电商覆盖区域终端配送、引入居民社区电商物流终端设施等,打造居民生活便利的电商示范区。

      二、创新发展生活服务业

      (一)文化旅游体育服务

      围绕“产、城、景”深度发力,推动文旅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全域旅游,整合优化旅游资源,以清源山5A级风景区、刺桐古港为龙头,以辖区内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点为核心元素,以海丝故事带动提升“三带六区”文化旅游空间,以绿道、水线串起滨海公园-森林公园-郑成功公园-伊斯兰教圣墓-少林寺-西湖公园-清源山,做好特色资源整合、旅游线路优化、体验环境升级,探索“云旅游”模式,培育数字景区、线上阅读、智慧旅游、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文体游娱”新业态。规划新媒体内容产业园,积极引进各类自媒体、新媒体、网红、主播机构,支持传统报业与新闻出版企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依托博物馆、“四朵花瓣”和海峡体育中心等公共文体场馆,大力发展影视文化、文博展示、文化创意、体育赛事、体育消费、音乐会、歌剧、演唱会及相关衍生产业,进一步优化影视文化等产业发展布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加大对区域内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打造南少林武术、蟳埔民俗文化等特色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知名品牌。加快体育强区建设,支持发展球类和冰雪、游泳、自行车等大众体育项目,挖掘发展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产业新空间。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引进高端体育装备、智慧体育装备、康体休闲体育装备项目,培育一批体育训练竞赛器材、健身器材、户外运动装备等企业。

      (二)教育培训服务

      充分发挥在丰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等各层级优质教育资源优势,统筹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兴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采取“产业园区+龙头企业+院校+研发机构+N个配套企业”的模式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鼓励龙头企业、校企合作建设行业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社区教育培训服务,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人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进职业学校加快形成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机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三)健康医疗服务

      加强公共卫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建设智慧医院,推广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监护等远程医疗服务。协同推进“三码融合”、“健康泉州”、“智慧丰泽”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运用AI、5G等新型技术手段,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1+2+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机制。建成正骨医院北峰院区,加强“名医科名院”建设,打造中医骨伤名医院和中西医结合骨伤微创全国培训基地。发挥我区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引导社会资本向医疗紧缺、薄弱学科领域发展,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发展“专、精、特”健康业态,支持举办康复护理,精神卫生、老年病等专科医院、康老院等特色专科医院。

      (四)养老托育服务

      统筹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链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基本形成“十五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支持医疗机构充分利用穿戴式、植入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设备,积极拓展精准智慧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开办个体诊所、护理站、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等支持养老托育的服务机构。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推动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与养老服务业结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稳步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健康发展。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重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进一步促进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托幼服务、用人单位增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五)社区及家政服务

      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便利、规范的社区及家政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网点,丰富社区医疗、保洁、养老、看护、维修、美容美发等便民服务内容,提升物业管理、安保、快递配送等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推进各种生活性服务跨界融合,引进品牌综合服务商,提供养老与家政、医疗、终端配送等一体化服务。依托已建的信息惠民平台,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打造集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管家。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积极开展家政服务培训,鼓励企业品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培育知名家政服务品牌。开展家政服务质量认证评价,完善月嫂、照护、保洁等家政服务项目的企业服务标准。

      三、配套提升生产服务业

      (一)研发与设计服务

      主动跟进环清源山科创走廊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华侨大学、泉州师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在丰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优势学科,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创平台。加大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科创平台、科技园区的合作互动,探索发展离岸孵化器、飞地经济模式,着力推进科创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独立研发机构、主攻专利生产的新型研发企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工业设计向包含品牌形象策划、产品内涵设计等领域的高端综合设计服务升级,探索发展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协同设计等新型模式。依托泉州软件园、东海跨境电商园、侨泽园、福建海西广告产业园区、海西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华大电子商务园、华侨大学(丰泽)创新创业园等“价值创新”园区,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

      (二)现代物流服务

      构建集通道、枢纽、网络、平台于一体的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加快推进泰远物流产业园、泉州奇龙物流电商大厦等项目建设,重点集聚发展高速沿线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积极培育发展期货交割、跨境交易、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等新兴物流服务。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快递企业,在区设立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推动应急物流建设,完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建立反应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应急物流体系。

      (三)检验检测服务

      加强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发展,加强智能装备、石材瓷砖、食品饮料、纺织鞋服等检验检测能力。鼓励组建产学研用检验检测联盟,推动检验检测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开设检验检测专业。以全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为契机,做大做强知创产业园,重点用好知创园实验室无线电产品检测、智能安防公共检测、智能电网设备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通相关行业资质认证、标准制定类资源,向智能制造、半导体产业链延伸,提升检验检测专业服务能力。

      (四)节能环保服务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落实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推进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扶持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公司和研究机构,培育发展环保服务综合运营商,加快推进纺织鞋服、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开展“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托管治理,积极发展碳资源管理、碳咨询和水权、碳排放权、新能源现货交易等服务。

      (五)酒店会展服务

      指导辖区酒店改造提升设施设备,推进五星级酒店加快客房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酒店智能客房控制等系统建设,实现服务质量、接待能力的双向提高;支持国际知名高端连锁酒店落地建设,加快推进泉州菲莉喜来登大酒店、泉州威斯汀酒店、泉州东海悦华酒店、泉州众和豪生大酒店等项目建设,提供客观的旅游酒店质量评价分析,推动酒店业向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满足旅游者对优良服务的需求。盘活海丝国际中心、东海大厦、海峡体育中心等场馆资源,加快发展数字化会展,充分利用各类会展云平台,组织企业积极参与线上展会、智慧会展等,探索建立本区域的会展服务云平台;积极引进知名会展落户丰泽,策划举办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国际文化艺术、生态环保、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互联网+”等方面的高端论坛会展活动,培育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建材家居、文化旅游等特色会展品牌,提升丰泽会展影响力。

      (六)专业中介服务

      集聚产业需求、创新成果、运营服务、金融资本等产业要素,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法律、审计、公证、咨询、信用、知识产权、智库服务等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紧密相关的专业中介服务业,构建多层次、多门类的专业中介服务体系,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功能。加速推进中央法务区、人力资源产业园、中介服务产业等园区建设,通过扶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立产业专利联盟、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政策、深度挖掘知识产权商业价值等方式,努力打造开放型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培育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综合性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高端智库,打造专业中介服务业集聚区。支持网络平台聚合专业人才和服务机构提供“互联网+”定制化解决方案和管家式服务。

      第四章  重点计划与工程

      一、双创引领计划

      (一)技术引领工程

      推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最新技术手段,对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特别是在智慧物流、信息服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医养结合、服务外包等服务业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适应服务业内涵、形式及实现途径变化,抢抓疫情催生的线上消费、“宅经济”、远程办公等市场机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服务业新业态。结合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项目。

      (二)跨界融合工程

      深挖服务业跨界价值,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柔性化定制,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推进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鼓励服务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加快业态和模式创新,打造综合新兴服务产品。

      (三)集聚发展工程

      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加工制造基地、优势资源密集区和城市特色功能区,坚持小微产业园区化、数字化、生态化,持续打造提升泉州软件园、知创产业园、建筑服务园等产业社区,集聚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建筑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按照共享发展的理念,着力发展平台经济,搭建一批国际物流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服务业集聚有序发展。

      二、品牌引领计划

      (一)品牌培育工程

      围绕提高全区服务业知名度,做响一批区域品牌,大力提升商贸名城和旅游胜地知名度,举办丰泽文化和旅游发布活动。做强一批企业品牌,做优一批产品品牌,组织“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博览会活动,推销老字号产品,提升消费者品牌认知度。大力引进行业优势品牌、知名品牌,着力培育“丰泽服务”品牌,争取创建“泉州服务”品牌。加强品牌保护力度,依法依规查处侵犯假冒服务品牌行为。

      (二)龙头带动工程

      培育壮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识品牌的创新型服务业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全国服务业企业领军企业发展。将更多服务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库以及省市拉练督导和省市领导包联帮扶项目清单,支持轻资产服务业平台类项目建设。

      (三)标准建设工程

      积极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树立行业标杆。推广传统服务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新兴服务领域地方标准研制。积极开展服务标准、服务认证示范,推动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面实施。鼓励实施服务业标准化项目建设,引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三、形象传播计划

      (一)城市名片升级工程

      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定期举办的线上推广活动,策划举办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节庆活动,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宣传。通过创新外宣载体、策划主题活动、拓展渠道平台、协调联合推广等具体举措,持续对外强化丰泽正面形象,传播推介经济美、生态美、人文美的“美丽丰泽”形象,实现城市形象和美誉度的全方位提升。鼓励企业在中央、省级高端媒体上投放旅游广告,开展形象宣传和产品宣传。支持旅行社积极开拓客源地营销渠道,针对市场制定营销策略、设计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产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各方配合”的立体营销体系。

      (二)总部经济扶持工程

      以“建设市域经济中心”战略定位为引领,以东海高端中央商务区(CBD)建设为牵引,积极加大对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力度,对辖区内企业(机构)总部提升服务质量,并推动承接更多的省外境外企业(机构)总部落户丰泽。结合特色产业社区建设工作,主动策应不同功能、不同类型行业总部企业的特殊需求,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及税收贡献突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服务型企业(机构)总部,加快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进一步放大政策叠加效应,探索对重点企业(机构)总部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施行“一企一策”,实现政策扶持的“量身定制”。

      (三)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工程

      以服务业生态圈为引领,系统整合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以主导产业上下游、左右岸为脉络融合培育若干微观生态链,以重点关联城市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高端产业平台为载体,落地集聚一批高能级服务业项目,形成资源有效聚集、高端人才交互、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成长的多维生态系统,进一步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凸显服务辐射全市功能。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区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做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建立工作例会等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及时发布年度工作要点、协调重大政策、研究重大问题、沟通重要信息等,构建畅通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推进合力。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二、强化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资金和基金支持,用好泉州市级和丰泽区级各类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税收优惠、失业保险金返还、培训补助、用水用电价格等政策,降低服务业企业运营成本。落实土地优惠政策,持续推进片区更新改造,腾出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同步推进片区城市设计、业态规划、招商引资,保障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仓储物流设施、重点旅游景区、5G网路基站等建设用地。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利用主城区废弃厂房、腾退办公用房、社区闲置服务设施等,开办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基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放市政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支持服务业企业并购重组、挂牌上市,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开发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

      三、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服务业改革,清理制约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政府规章和政策文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简化社会办医审批流程。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支持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依据《外商投资法》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积极引进服务业领域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领军企业。坚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对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质量监控、消费维权、税收征管等方面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提标行动,建立滚动推进、逐步解决的长效机制,持续擦亮中心城区民生服务品牌。推进服务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服务业价格监管,及时查处消费侵权等问题。

      四、增强人才支撑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完善服务业领域企业家、创新创业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吸引集聚领军人才。推动生产性服务人才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人才职业化发展,畅通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职称申报渠道。强化匠心服务精神和职业素养,支持区内高校、职业学校加强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劳动密集型领域从业人员和职业技能,大力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领域的创业潜力,加大服务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模。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政策。

      五、完善统计监测

      建立健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完善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更加符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加强对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发挥统计数据服务产业发展决策的作用。逐步建立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服务业重点领域统计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机制,逐步形成年度、季度信息发布机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