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丰政文函〔2024〕110号
答复类别:B类
关于丰泽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26号提案的答复函
许慧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五南文化”品牌,壮大文旅产业的建议》(第026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泉州是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丰泽区是泉州的行政中心、科教中心、现代服务中心,近年来,丰泽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抓住泉州申遗成功的重大契机,致力于构建“海丝泉州·人文丰泽”的城区形象,打造出蟳埔女、南少林、南武当等文化IP,持续深化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工作成效荣获省政府正向激励表彰;“蟳埔簪花”案例荣获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颁发的“2024年非遗旅游体验创新十佳案例”,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2023年,全区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043.84万人次,同比增长57.9%(其中省域外游客占比50%),旅游收入达到111.13亿元,同比增长69.3%。2024年第一季度,全区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34.99万人次,同比增长28.1%,国内游客旅游消费达到29.97亿元,同比增长44.8%,全力书写“海丝泉州”传奇的“丰泽篇章”。
这里海丝文化跨越千年、闽南文化融通古今,丰泽区有4个世界文化遗产点、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6处文保单位。有最正宗的“闽南味”,南音、南戏、南拳、南建筑、南派工艺等“五南文化”在丰泽随处可见。有最乡土的“海丝情”,最近风靡全网的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也是丰泽独有的国家级非遗。赵丽颖、毛晓彤、黄圣依等众多当红女星也打卡了蟳埔簪花造型,这让蟳埔女簪花围火出圈成了全国游客争相体验的国潮。为做好“五南文化”传承发展,我区开展以下工作举措。
(一)补齐设施短板。组建工作专班梳理南少林文武坊街区安全、办证、IP打造等问题,推进急公尚义牌坊修缮、广场整修、道路绿化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补齐街区旅游服务设施短板。
(二)推动融合运营。区文体旅游局、区招商办、区城建集团主动对接腾讯文旅、陕文投、福州天之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牵线搭桥洽谈运营框架,策划运营方案,引导南少林街区业主整体包装谋划街区发展。结合辖区“五南文化”内涵,加快培育多元化、高品质旅游产品,帮助业主开发研学旅游,发展朝圣研学游、儿童经济等,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三)加强对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民间非遗研究保护机构在非遗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鼓励其对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科学影像记录和研究工作,并制作相关培训教材,为非遗传承提供丰富的资料支撑。同时,推动建立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共享机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助力南派文化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五南文化”活动。打造“这Young的丰泽”文旅品牌,举办“好势”闽南音乐节、“耗听”闽南歌友会等文旅活动。在蟳埔民俗文化村开展常态化民俗演出,打造定点舞台,周末及重点节假日邀请南音、古筝、掌上木偶等专业团队现场表演,现已开展活动超100场,获得游客和市民的广泛赞誉;组织南少林武术、提线木偶、簪花围表演等团队赴湖北十堰市开展南北武当文化快闪活动,开展旅游精品线路宣传推介,加强两地协作,提升“五南文化”美誉度;本年度5月份和市文旅集团在《上城士》杂志官微视频号推出《消隐于寺》南少林寺主题大片,在上城士途中风物推出专访文章《陈坤:突然就走到了南少林》;5月19日联合市文局、市文旅集团举办“跟着陈坤上清源山”活动,2024年丰泽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樊少皇首访泉州少林寺宣传拍摄等活动。同时,引导帮助南少林武僧团队积极参与市区文旅推介活动,前往国内外多个城市表演宣传,展示南少林禅武文化。自今年以来,截至7月份少林寺武僧团共开展演出活动场次210余场,接待游客量约7万余人,且自5月起,每日下午常态化开展武僧展演。南少林品牌影响力得以迅速提升,人流量增加明显。
(五)打造消费新产品。一是建立以旅拍换装为主,延伸餐饮、民宿、文创、研学、商演等关联业态于一体的消费场景。推动文武研学基地本年度6月开馆,截至7月研学游业务共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促文商旅融合,推动“五南文化”焕发新生;二是联动辖区文化企业,研发“五南文化”相关的小蟳女、雪糕、冰箱贴等10余种文创产品。打造“南派”系列服饰,在南武当开展“国潮非遗文化节时尚大秀”,非遗时尚出品人陈梅梅带来的南少林禅文化跨界秀;三是组织锡雕、清源茶饼、非遗砖雕等南派手工艺企业参加旅游博览会、泉州会客厅国潮馆展会、厦门文博会等各级宣传推介活动,组织辖区“裕园茶”接连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2023年泉州乡村好货展、首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暨两岸乡村振兴与“三茶”成果展,并鼓励企业在现场布设线上购物小程序、线上购买二维码,鼓励南派产品拓宽市外市场。
(六)培育南派工艺产业平台。聚焦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扩展传统南派手工艺“互联网+”应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建成“新业态福文化海丝非遗品牌工艺”技术服务链平台,该平台将为手工艺企业提供技术对接、技术研发、技术融合、技术打样、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服务,是各项“南派”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研发平台,改善制约传统手工业作品量化生产的局限性问题。平台既开展产业数字化服务,也为手工艺产业提供数字咨询、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基础等内容,包含有新作品发布、版权申报等非遗成果项目所需的服务。
(七)加强人才政策指引。一是助力开展《福文化海丝非遗+传统技艺新型业态融合传承发展项目》,搭建非遗技艺手艺人相互学习交流研发的线上平台(包含台商漆线雕、德化陶瓷、泉州花灯、惠安木雕、泉州金仓绣、泉州刻纸、永春香等南派工艺产品),建立校企合作,培育职业教育体系,南派工艺企业技艺传承人言传身教,推动传统技艺新型业态融合发展的传承模式改革,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二是鼓励指导辖区符合条件的手工艺企业申报文化产业专项、人才补助资金项目。2023年指导闽南百年锡雕老字号企业——连发老铺【该单位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泉州(杨氏)锡雕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已营运170年】成功申报《泉州市文旅人才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助力南派工艺产业发展。
未来,我区将依托现有资源,持续助力“五南文化”传承,感谢您对我区文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就我局的各项工作提出真知灼见,积极出谋献策,共同推进我区文体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分管领导:上官惠琨
经办人员:袁姝慧
联系电话:0595-22508980
泉州市丰泽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年7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